NEWS CENTER
健康科普之“艾灸疗法” |
时间:2022-10-10 10:16:29 点击: 次 |
一、什么是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,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、温熨,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,通过经络的传导,以起到温通气血、扶正祛邪,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。 灸法究竟是何时,由何人发明的已经无从考察。但是,可以肯定地说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以艾灸治病就已经很流行了,那么艾灸的出现就应该更早。“阳强则寿,阳衰则夭”,阳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基础,艾灸就是补阳气。宋代医家窦材在《扁鹊心书》中说道:“扶阳之法,艾灼第一”。 艾炷灸:又称艾卷灸;是用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,一端燃烧,在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。 艾炷灸:艾炷是用手捏捻制作。将加工好的艾绒搓捏紧实,用拇、食、中三指边捏加捻,做成上尖下大的圆锥形艾绒团,即是艾炷。 灸器灸:是利用特制工具施灸的一种方法。这种特制的金属灸具有称为“温灸器”或“灸疗器”、家庭常用的有艾条器灸和温盒灸。 艾熏灸: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。将艾叶(或艾绒)适量放入容器内煎煮,然后盛于盆中,蒸汽熏灸之。 二、艾灸有何功效 1.局部刺激 针灸是一个特定的部分,火针既有火的机械刺激,又有火的温热刺激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,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,充血,改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,缓解和消除肌肉痉挛。使局部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增强,促进炎症,粘连,渗出,出血等病理产物大吸收。也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性物质,减少兴奋性神经系统,发挥镇静、镇痛作用。同时,热疗能促进药物的吸收。 2.通经活络、改善体质 在不同的穴位施灸,会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。常见穴位有足三里、关元穴、气海穴、风池穴、涌泉穴等。艾为纯阳之物,艾叶苦辛,生温,熟热,纯阳之性,能回垂绝之阳,通十二经,走三阴,理气血,逐寒湿,暖子宫,以之灸火,能透诸经而除百病。人体阴阳平衡,则身体健康,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。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,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。 3.温经散寒、健脾益胃 如果你有痛经的困扰,不妨试试艾灸调理。专门解决“冷痛”的问题,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,气行血则行,血行得温,所以寒则气收,热则气疾。艾条或艾绒以其热力通透,温通经络,透达脏腑,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,更能以热引热,引出体内真阳。 有调查显示,现在很多人都存在慢性疾病,并且癌症的发病几率也很高,这些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数是非常高的,大部分患者都有慢性疲劳综合征。坚持艾灸,能很好的增强免疫功能减弱对健康的危害。 三、注意事项 1.应选用优质艾条。如果艾条质量较差、燃烧时温度较低,不仅起不到治疗目的,还会引起人体过敏,激发呼吸道或皮肤的过敏反应。 2.要遵循适应症和禁忌症,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艾灸,虚寒、风寒、淤血型病症适合,而阴虚体质、实热患者不适合艾灸。孕妇应避开腰骶部。 3.艾灸过程中应谨慎操作,尤其是传统艾条灸,特定部位需专人辅助,及时去灰,避免烫伤。 |